由「免洗筷」這三個字,可以明白它比起其他筷子來說,具有免洗的這一項特性,讓人們在使用上非常地方便。此外,它在售價上亦十分低廉。是以對餐飲業者和一般大眾來說,要享受免洗筷之所帶來的便利並無經濟困難。
不過如果你想要在網路上搜尋一些相關資訊的時候,不妨試試以「一次性筷子」這五個字做為關鍵字,便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資料。顧名思義,「一次性筷子」就是只能使用一次的筷子。這個別稱就凸顯了其不環保的一面,用了一次之後,「一次性筷子」就會變成垃圾,而且還是不可回收的那一種。台灣人每天吃飯總免不了要用筷子,即便一人一天只用一雙,製造的垃圾量也殊為可觀。
那麼「免洗筷」又從何而來?之前的文章即有提及其製造過程中的不衛生。這又讓我想到「免洗筷」的另一個說法─「衛生筷」。據說當初將「免洗筷」引進台灣是為了防止B型肝炎傳染,「一次性筷子」用完即丟,有衛生的效果。豈知B型肝炎是血液傳染的疾病,與唾液無涉,即便用一次性餐具也不可能阻卻疾病的傳染。再者,「衛生筷」的製造過程也並不衛生,現在以「衛生筷」稱之,反倒成了諷刺。
關於「免洗筷」的名稱, 就先想到這裡。以下與大家分享三則摘自Youtube的新聞影片。
常綠竹仔 佳芸
新聞報導 -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- 1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wL8yvZrUgo&feature=related
新聞報導 -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- 2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HG8c60h000&feature=related
新聞報導 -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- 3